首页

足控之家

时间:2025-05-30 01:07:53 作者:央广时评|让精彩民俗游持续助燃文旅消费热 浏览量:81013

  端午临近,民俗游热度持续攀升。来自旅游平台的数据显示,“龙舟基地”近期搜索量同比上涨216%,“龙舟文化园”搜索量上涨147%,温州、佛山等地成为龙舟文化体验的热门地。同时,随着入境游政策的不断优化,作为中国首个入选世界非遗的传统节日,端午节也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国外游客通过民俗游沉浸式感受中华文明的魅力。

  民俗文化是文旅产业的“富矿”。今天,民俗文化既蕴含经济开发潜力,又承载文化传承使命,更是打造地域品牌、延伸产业链条的关键抓手。在文旅融合背景下,民俗游已成为激活文旅消费的重要引擎。譬如,这个端午假期,我们可以在浙江乌镇享受“长街粽宴”,也可以到安徽宏村体验微缩龙舟赛。在福建福州,当地依托龙舟文化推出多条内河游航线,串联起了多个历史文化街区和潮流商圈……这些丰富多彩的民俗游,不仅丰富了当地的旅游产品供给,更以文化赋能消费场景,为假日经济注入澎湃动能。

  推动民俗游高质量发展是文旅深度融合的必答题。如今,人们对端午出游的期待,早已超越“吃粽子、饮雄黄酒”等浅层体验,进而追求文化内涵的深度体验与情绪价值的共鸣。特别是今年,端午节与儿童节“喜相逢”,亲子游、家庭游成为出游主力,许多家长期待孩子能在民俗体验中进一步亲近传统文化,这对旅游服务供给侧提出了更高要求。

  如何讲既好“民俗故事”,又做活“文化场景”?如何让“头回客”变“回头客”,实现从“流量”到“留量”的跨越?从现实来看,让民俗游焕发持久生命力,持续形成文旅消费新热潮,让广大游客在可感知、可参与的场景中获得文化滋养,需在特色、品质、文化三个维度协同发力。

  民俗游要做好特色文章,避免千篇一律。各地应深挖地域文化特质,将传统习俗转化为可触摸、可参与的鲜活场景。以“龙舟文化”为例,除观赛外,它可以延伸出民俗表演、手工艺体验、主题美食、文化民宿、非遗“大观园”等多元场景。要避免同质化竞争,立足“人无我有、人有我优”的差异化定位,打造独特文旅标识,在市场中形成辨识度和美誉度。

  民俗游要聚焦品质服务,提升体验质感。游客追求的是悠然自得的尽兴体验,而非“人从众”的拥挤喧嚣。各地相关部门需进一步完善交通、住宿等配套设施,建立科学分流机制,避免因基础设施承载力不足而引发拥堵、安全等问题。提升硬件“硬实力”的同时,还要持续提升服务“软实力”,以品质化服务提升游客满意度,让民俗游从“短暂出圈”走向“持久出彩”。

  民俗游要坚持文化赋能,呵护本真内核。民俗开发要警惕过度商业化稀释文化内涵,避免“形式大于内容”的误区。要将民俗游打造成文化传播载体,通过沉浸式场景设计、互动化项目设置,让游客在体验中感知传统风貌、领悟文化精髓,实现功能价值、文化价值和情绪价值的多维输出。

  又是一年端午至。当民俗基因与旅游产业深度融合,当传统习俗与现代服务体验同频共振,精彩民俗游必将持续释放活力,为文旅消费注入源头活水,迎来高质量发展的全新阶段。(央广网评论员 文峰)

展开全文
相关文章
【世界说】美媒:因边境安全拨款争论不下 美国联邦政府多个部门恐在一周内“停摆”

“我们要通过利用‘好资源’,孕育‘好品种’,再把‘好品种’转化为‘好品质’和‘好品牌’,争取把天麻这一‘土特产’打造成乡村富民产业。”文平说。

“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与制度现代化”学术研讨会举办

“请问如何做好精准赋权?有没有针对性措施来提升基层执法的质量和效率?如何完善卫生健康系统既协同又专业的执法环境……”专题询问会现场,面对11名浙江省人大常委会委员、4位省人大代表的发问,浙江省政府各相关部门负责人予以坦诚回应。

外交部:德国总理朔尔茨访华 中德一致同意继续加强战略沟通

伴随着春天的脚步,“两会时间”日益临近。春天的旋律宛转悠扬,宛若奋发进取之号角,吹响亿万人民团结奋斗的时代旋律;实干的脚步铿锵有力,犹如灵巧生动之画笔,绘写民族伟大复兴的万千气象。

斯诺克冠军联赛:八强再出两席 中国2人出局

2015年12月至2021年5月,任四川省能源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党委副书记、工会主席(其间:2015年1月至2019年8月兼任四川光大节能环保投资有限责任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

广东热煲“啫啫”驱寒意 奏响味蕾乐章

杨鹏举说,助餐服务是老年人的普遍现实需要,所以社区首先要有社区食堂。其次,现在很多老人普遍重视生活品质,社区的文化场馆建设也必不可少。

相关资讯
热门资讯